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

心肌梗塞的成因與預防

每到寒冷的冬天,新聞中最引人注目的,莫過於因心肌梗塞而猝死的案例。這樣的事件總令人感到惋惜,因為多半正值壯年,是家庭的重要支柱,卻無預警的倒下,連聲再見都來不及說。如果能夠事先預防,該有多好?

無論男女,心臟病都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,僅次於惡性腫瘤的總合,而女性在更年期後,每年因心臟病而死亡的案例更逐年攀升,直逼男性;為此補充賀爾蒙不但沒用,反而會增加用藥頭一年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。事實上,女性罹患心臟病的人數要比各別的癌症高出許多,而且女性發生心肌梗塞的死亡率較男性高,不可不察。隨著飲食習慣的西化和生活型態的改變,心臟病不再是男性的專利,女性也要同等重視!

要了解心肌梗塞,必須先從動脈硬化說起 (圖一)。

   圖一:動脈硬化的過程
修改自Braunwald's Heart Disease, 10ed, p.878, Fig. 41-4

動脈硬化是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、中風等疾病的濫觴。動脈之所以會變硬,是因為平時堆積在血管壁中的膽固醇受到了自由基的氧化,接著便引來巨噬細胞的吞噬,進而分泌許多細胞激素,使血管的平滑肌細胞增生而形成動脈硬化的斑塊。這些斑塊除了會讓血管失去彈性,還會讓血管腔愈來愈狹窄,影響到下游的血液循環而導致缺氧,特別是在運動需要更多氧氣時更是如此,這就是所謂的心絞痛。更有甚者,一些壁薄的不穩定斑塊可能會突然破裂而露出內容物,如此會就地形成血栓而擋住血流,下游的心肌便開始壞死,也就是心肌梗塞 (圖二)。

圖二:斑塊破裂。
修改自http://www.mayoclinic.org/

心肌缺氧時,經常會有胸悶、被勒緊或壓迫的感受,有時還會伴隨冒冷汗、噁心想吐、左手或下巴的轉移痛,或呼吸困難等症狀。此時配合運動心電圖就有九成的機會能正確診斷。但是,女性病患的症狀卻不是那麼典型,比較常用呼吸困難來表現,胸悶反倒是其次,病患自己也較容易忽略 ;而且運動心電圖的準確性也不如男性,更增加了診斷的困難度。

可怕的是,許多心肌梗塞的病患在事發之前並沒有心絞痛的症狀,而統計上發生阻塞的血管通常原先只有三、四成的狹窄,此時運動心電圖可能也看不出來,除非做電腦斷層冠狀動脈攝影才行。事實上,斑塊會破裂形成血栓的關鍵不在於狹窄的程度,而是斑塊壁的厚度與成分;也就是說,只要有動脈硬化斑塊的存在就有可能會發生心肌梗塞。因此,預防動脈硬化是最重要的,勝過發病後才亡羊補牢。


動脈硬化的原因很多,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膽固醇血症、抽菸、肥胖等,還包括情緒緊張、睡眠不足、煎炸燒烤食物的攝取。所以,不但要定期做健康檢查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外,還需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,固定運動並維持情緒的穩定,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。

延伸閱讀:吳靜芬醫師「遠離"傷心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