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

每日健康—名醫大聲公:澄清血壓藥的致癌風波與控制血壓的重要性

謝謝諾華公司的邀請,讓我有機會能在「每日健康—名醫大聲公」的單元裡跟大家說明近年來血壓藥的風波究竟為何?最近新聞連環爆,確實造成了許多門診病患的恐慌,甚至有病患誤以為「所有血壓藥都會致癌」。事實上,只有少數幾種成分的「學名藥」因為原料藥在合成的過程中產生「有致癌風險的物質」,如NDMA,而原廠有檢查過其「專利藥」沒有這樣的物質,請大家放心使用。NDMA雖然在實驗動物身上會致癌,不過對於人類的影響目前尚不清楚。丹麥在為期4.6年的全國性研究發現,使用受NDMA汙染的valsartan病患並沒有明顯增加罹癌風險 (https://www.bmj.com/content/362/bmj.k3851.long),所以如果您有使用到和新聞報導一樣的學名藥請先不要太恐慌,不過還是建議要請您的醫師更換成原廠或其他藥物比較恰當。


接續上面的議題,這段影片為各位分析控制血壓的重要性。血壓的高低會直接關係到日後發生心肌梗塞、中風、腎臟病的機會,所以請大家一定要控制好,不能沒有不舒服就不理它。這裡要澄清一個常見的坊間傳言:「血壓藥一旦吃了就要一輩子吃下去」。這句話的誤解在「一旦」,彷彿血壓藥像毒品一樣,「一旦」碰了就會成癮,離不開它,所以「不要碰」。事實上,血壓藥就只是一個降血壓的工具,有吃就會降,沒吃就「恢復原狀」,如此而已。這就像戶外的空氣品質不好,我們可以選擇戴口罩保護自己,隨時也都可以把口罩拿下來,只是不戴了就會重新暴露在空汙的傷害之中。應該不會有人覺得「一旦」戴了口罩就要一輩子戴下去吧?決定權在自己,關鍵在於有沒有維護健康的決心。如果有一天空汙的問題能解決,口罩自然就不用戴了。同樣的道理,為什麼會需要吃血壓藥,就是因為靠自己一時半刻降不下來,但只要血壓仍高就會傷害我們的身體,所以才需要先靠藥物保護自己,在安全的前提下繼續努力,等時機成熟自然血壓藥就可以愈吃愈少。相反的,如果堅持不吃藥,任憑高血壓恣意妄為,在自己奮鬥的過程中「動脈硬化」就可能愈發惡化,到時候血壓就會變得更難控制,而且動脈硬化的併發症將接踵而至。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們都在跟「動脈硬化」賽跑,如果您是屬於高風險,如糖尿病或已知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,建議還是要先用藥控制血壓,達標是最重要的,至少免除了血壓的傷害;藥需要吃多少不是一成不變的,是配合身體的需求去調整,如能靠飲食、運動、減重的方式逐步改善血壓,藥就能愈吃愈少。
延伸閱讀:
「我聽說,藥吃下去就跟一輩子了」 真是這樣嗎?
http://healthgardener.blogspot.com/2015/10/blog-post_20.html